点亮您的生活,为幸福生活注入能量
全国咨询热线:15882291175

能源产业链启示与建议

发布时间:2023-12-11 10:59:40 人气:

能源产业链启示与建议

近年来,全球主要能源价格高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了全球市场的动荡,叠加经济复苏带来能源需求增长,降水、极端天气等因素导致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性加大,不稳定、不确定和难预料的因素增加,不断冲击着全球能源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稳定。在这一背景下,有必要借鉴美、欧等经济体能源安全政策调整及经验,保障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安全,提升能源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加大对能源领域科技创新的资金保障,鼓励引导能源民企用好政策创新工具。

image.png

(一)保障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安全

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迭代和突破,造成了各国对钴、镍、锂等关键矿产资源需求的暴涨。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已将关键矿产资源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重点布局构建本土化、多样化关键原材料供应链,以掌控未来全球能源市场的领导地位。关键矿产资源稳定供给同样是我国完成能源产业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然而我国清洁能源产业链上游所需的多种矿产资源储量不足。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创新开放、延链补链实现稳定保障。一是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借鉴美欧日等国经验,建立关键矿产的国家储备机制,加强对钨、稀土、晶质石墨等战略性矿产重要矿产地的储备,探索采储结合新机制。二是加强关键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提高供应保障能力。把立足国内作为战略性矿产保供的逻辑起点,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开发,提高地质调查和勘探能力;建立关键矿产供应链的跟踪监测,分析各类衍生风险叠加对关键矿产供应安全和保障能力的潜在影响,并建立预警应对机制。三是进一步深化关键矿产国际合作,形成产业结构内外互补、生产要素全球配置的发展格局。与此同时,畅通资源运输通道,做好勘查、开发、贸易、运输等产业合作和全链条建设,全面提升资源开发、供给的韧性和安全保障水平。

(二)提升能源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都在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其中,推动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已成为共同目标。不过,与世界能源科技强国以及引领能源革命的要求相比,我国能源科技创新依然存在一定差距。比如,相对优势产业面临被赶超的风险,目前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领域,各国围绕新能源产业链展开了激烈竞争。欧美等国一方面在产业研发、应用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加强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市场开发,助推产业发展升级,另一方面加大了对本国新能源产业的保护力度,提高了市场进入门槛。我国能源技术装备长板优势不明显且尚存短板,关键零部件、核心材料等方面需要进口,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偏少。因此,有必要在多方面重点发力,加快推进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补短锻长。从能源产业链紧迫需求出发,聚焦“卡脖子”技术和“掉链子”环节,突破基本原理、基础软硬件、关键零部件和装备、关键基础材料、关键仪器设备等制约。持续增强电力装备、新能源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并在这些优势领域中打造先进产业群。加快研究快速兴起的前瞻性、颠覆性技术以及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一批能源长板技术新优势,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多元化能源产品种类和供给渠道,以分散市场风险、减少地区依赖。加强“一带一路”新能源产业合作,开辟新的新能源应用市场,通过市场多元化降低欧美市场波动的影响。

(三)加大对能源领域科技创新的资金保障

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低碳减排项目、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离不开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世界主要能源强国均积极部署以能源科技创新发展为主线的能源战略顶层设计,支持清洁能源转型,推动市场布局多元化。这也将带来巨大的利益,包括提供新的工业机遇和就业机会、促进能源安全、带来更清洁的空气、确保更广的能源供应以及更安全的气候环境。未来,我国在重点能源科技创新领域的研究上,应提供支持和资金上的倾斜,强化财税、金融等政策的供给,以提升我国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能力。

(四)鼓励引导能源民企用好政策创新工具

国外中小型企业、私企对于能源科技创新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主要利用了多种类型的新兴政策工具。比如,美国政府鼓励清洁氢多主体、多渠道投资,为氢能供给侧增加产能。供给侧激励机制包括提供生产税收抵免,为研发和示范项目提供公共资金,以降低制氢技术的成本。还有英国于2000年启动的研发税收抵免,是英国政府为鼓励企业进行创新而推出的政策重点之一。此政策旨在减少企业用于改善产品和流程所需的实际投资成本,以鼓励企业进一步创新。据英国海关与税务总署(HMRC)称,英国中小企业研发税收抵免平均申请金额超过5万英镑,而大公司则超过60万英镑。而中国的民营企业在新能源和传统能源领域中也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和创新能力。《2023胡润中国能源民营企业TOP100》榜单显示,有89家企业主营新能源业务,11家企业主营传统能源业务。对于广大民营企业来说,用好能源领域政策创新工具,不仅可以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还可以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包括引导能源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支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促进技术和市场的有效对接,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鼓励提高国际竞争力,支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等。




2024年配电设备行业趋势
科普电力冷知识,家庭用电安全
电力冷知识,了解一下吧!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