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2 14:47:46 人气:
1、核电知识 核电辐射背景
2017年,中央电视台“3 15”节目中曝光了多种商品来源于日本核辐射区域,这实际上是一个法律问题,然而民众却迅速将“核辐射”这一话题推上了热点。并且,在201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核电及其相关产业发展无疑是最受代表们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贺再发起,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寿君、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王炳华等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向全国政协提交了《服务国家战略,防范核电项目邻避冲突》的提案,建议建立政府主导、政企合力、上下贯通、统筹推进的核电科普和公众沟通模式,加强核电科普和宣传,为核电项目落地奠定公众基础。其中王寿君提议:设立国家“核科学日”,呼吁人们科学认识核技术、消减恐慌。核电知识的科普与宣传,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从教育入手将核电知识科普工作从青少年抓起,从根源上消除“谈核色变”的心理。
2、核电知识 现状
核电作为一门新兴专业,目前仅有数十所高校开设了这一专业,而几乎每所理工类大学都开设了与火电相关的能动专业,这足以显示核电专业的冷僻及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即便是开设了核电专业的一些高校也仅在该专业内部开展了-定的核电科普活动,其余专业的学生对“核”依然知之甚少,更别说占据了极大数量优势的尚未开设核电专业的高校。而除了高校之外,无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只有极少部分附近建有核电站的学校才会进行核电方面的宣传,如广东省陆丰市林启恩中学、湖南省赫山实验学校等,并且开课形式仅为适当的核电教材进授和核电专家答疑等,学生们对核电也只是一知半解。学校对核电的科普宣传现状亚待改变。
据调查,大多数民众都认可核电在经济方面的优势并且认为核电不会发生污染和爆炸,但是担心核电站会释放出足以危害周围居民健康的大量核辐射。这反映了民众对核电方面基本知识的匮乏以及“核恐慌”现象普遍存在的现状。在大多数人看来,大学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对核电的认知水平应该明显高于普通民众,然而现状是大部分大学生缺乏对核电相关知识的认知,并且“核恐惧”心理普遍存在。
核电的科普宣传方式除了前文所述的课堂教学之外,还有科普知识竞赛、课外实践等,目前已经成功举办过的竞赛有中国核学会举办的“魅力之光”杯全国中学生核电科普知识竞赛、中核集团主办的全国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等,但总体数量较少且影响范围有限,难以在大范围内普及核电科学知识,起到弘扬核文化并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核安全观的目的。
综上所述,绝大多数学生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就几乎与核电毫无交集,且这一状况将延续并覆盖他们的整个学生生涯这实在是极大地浪费了科普宣传核电的绝佳时段。而且,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们接触核电科普宣传的渠道也较为单效果较为有限。同时应该积极组织核电方面的竞赛,多角度宣传核电。
3、核电发展 应对措施
针对上文所提出的核电科普宣传方式的单一和宣传效果的有限,从政府帮扶、各教育阶段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宣传措施。
(1)首先,政府部门作为统筹国家大局的一方,在全力支持核电发展的同时应积极为核电项目的落地保驾护航,积极加强核电科普和宣传力度,为核电事业的发展打好民众基础,例如设立国家“核科学日”,向学生乃至全民普及核能知识,向社会公众打开核科学技术世界的窗口,让公众了解核、认识核、接受核,其次,核电知识应该纳入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内容,了解核电从娃娃抓起。
(2)开设核专业的高校应在学校内部成立与核电知识相关的社团,以核专业教师团队为技术指导,让校园内有兴趣的同学有组织地参与活动,从而在增强他们的交际和创新能力的同时深入了解核电。在此基础上,联络其他开设核电专业的高校,以社团和学院为联系进行交流,进而组建核电专业联盟。联盟设立组委会,以管理联盟各项事务。联盟每年推选出作为轮值主席的学校,在每学年的固定时间,于东道主学校举办核电知识和项目展示、推广的展览会,号召联盟内所有学校参加展览,从而相互学习、借鉴,给老师、学生们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和更??秀的学习平台。同时高校联盟可以与核电相关企业联系,企业可以在高校展览会这个平台上更好地宣传它们的先进项目和企业文化。联盟可与核电企业建立固定合作关系,每年举办核电方面的竞赛,可极大调动联盟内高校的科研、学习等的积极性。
(3)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将核电相关知识加入自然科学类课程中,让学生们从小接触了解核电,并且开设核电相关第二课堂,以课间活动、校外实践等更有趣的方式增加学生们对核电的好奇心和信任度。将核电的科普与宣传从小抓起,最终从根本上解决民众对核电认知偏差和不信任的问题。
(4)各高校应与各已建成或规划中的核电站建立对接,安排核专业学生通过实习等形式尽早接触核电行业,切身体会,了解核电的各项优势,同时可安排对核电感兴趣的其他专业学生以参观实践的形式增加对核电行业的了解。
(5)现阶段,自媒体已经进入民众们的生产与生活中,手机、网络已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几乎每一所大学的每个专业都有其独有的微信、微博平台,这些平台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拥有较为庞大的关注人群。并且,在大众看来,高校更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借助这样的媒体平台,可以更好地宣传相关的核电常识,开展一系列更富趣味性的科普活动,让枯燥的专业知识更加生动,形式也更为多样。
(6)校企合作,开展以核知识为基础的各项竞赛,以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纽带将核专业和其他专业知识相结合,激发在校大学生对核与关联学科学习探索的兴趣,传播核科学,弘扬核文化,带动社会公众理性、客观地认识核、了解核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核安全观。以“核+X”创意大赛为例,它是由中核集团与各高校联合举办的核宣传竞赛,要求核专业同学与其他专业同学相互合作,展现核科技发展在能源、环境、生态、经济等相关领域中的影响与应用,并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创新宣传模式、运用相关软件制作宣传短片的能力,进而增强同学们对于核知识的好奇心,为我国核科普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什么是核辐射,如何防护核辐射?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即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
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
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
“核辐射”都有哪些放射核素
主要是α(阿尔法)、β(贝塔)、γ(伽玛)三种射线
穿透能力: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α射线
氦原子核,穿透能力最弱,只要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
β射线
电子,用一般的金属就可以阻挡,但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
γ射线
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核辐射的危害有哪些
人类接受的辐射有两个途径,称为内照射和外照射。
α、β、γ三种射线由于其特征不同,其穿透物质的能力也不同,他们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方式不同。
α粒子
只有进入人体内部才会造成损伤,这就是内照射。
γ射线
主要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这就是外照射。
β射线
既造成内照射,又造成外照射。
核辐射分为内照射、外照射
内照射
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
外照射
体外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应用中发现,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
剂量越大,危害越大!
核辐射如何防护?
01 α射线
造成内照射,其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是呼吸和进食时,其防护方法主要是:
(1)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
(2)防止伤口被污染。
02 β射线
容易被表层组织吸收,引起组织表层的辐射损伤。因此其防护就复杂的多:
(1)避免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以防皮肤表面的污染和辐射危害;
(2)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
(3)防止伤口被污染;
(4)必要时应采用屏蔽措施。
03 γ射线
造成外照射,其防护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尽可能减少受照射的时间;
(2)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因为受照剂量与离开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采取屏蔽措施。在人与辐射源之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物,可以降低外照射剂量。屏蔽的主要材料有铅、钢筋混凝土、水等,我们住的楼房对外部照射来说是很好的屏蔽体。